投資就要機敏、主動,才會成功。與其將所有資金都交由理財規畫師去操作,或是全部投資於共同基金然後聽天由命,不如當個自立自強的投資人,自己親自操作投資。
要做到這點,關鍵其實相當簡單:
1.了解投資的根基——分散投資與風險管理
2.認識投資的主要標的——股票與債券
3.建立必勝的投資組合
4.每3個月,花1個鐘頭左右的時間重新調整投資組合
5.終其一生,不斷重複上述循環
「任何事都應該愈簡單愈好,但是不能簡單過了頭。」
——愛因斯坦
■建立必勝的投資組合
有了投資的基本觀念後,便可以自己判斷投資組合中哪些標的應該納入、哪些應該排除。理想的投資組合一定會具備以下幾項主要特徵:
1. 配置平衡
讓你的財務安全不會完全押在特定個股上,或是集中於有限的投資類型之中,反而能夠在多個市場上建構起廣泛的投資基礎。從過去的數據來看,採取75/25的配置方式,將資金分別配置於能夠創造成長的股市,以及可以產生收入的債市,的確是最理想的組合。
2. 具備明確的進場與退場策略
你的投資計畫可以藉由買進ETF隨時展開,ETF不用付申購手續費和贖回手續費,而且幾乎不必付管理費。在買進或賣出的時候,如同買賣公司股票一樣,要付交易手續費,然而大多數券商都提供「全年吃到飽」的收費方式,只要付費1次,就能在1年內不限次數交易,不必付額外費用。
3. 風險降低至自己可以因應的程度
ETF是經過平衡配置的投資組合,因此能夠大大降低風險,而且不必想辦法挑選出比其他支股票更快增值的個股。ETF不是由基金經理人主動式管理,標的是各大指數或特定的投資風格。將投資配置於大量不同股票中,風險便可因此抵銷或盡可能減至最低。
4. 有高獲利潛力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ETF之外,指數基金也是另一項投資的選擇。指數基金是一種共同基金,其投資組合反映的是特定的市場指數。因為指數基金的標的十分明顯,所以操作上不需要靠任何人去管理或研究,因此這種基金的費用非常低,和主動式管理的共同基金相比之下更是如此。對於想要以低成本將資金投入股市的投資人而言,指數基金是一項極佳的選擇。
■每3個月,花1個鐘頭的時間重新調整投資組合
股票的漲跌是集體的,但是在整體市場之中,會有某些類股的企業表現優於其他類股,通常一次維持數年。每3個月就要檢視不同類股的績效,而且要確定自己的投資組合中納入了目前績效最佳的類股。只要每3個月花點功夫,持續讓自己的投資組合盡量處於最佳配置,就能夠大大提升整體的績效。如果運用以上的必勝投資組合,那麼要每3個月調整配置一次投資組合就很容易做到,只需要下列2個步驟:
1. 檢視自己現有的標的,將之和其他同類標的的績效做比較。如果其他標的在上一季的績效較佳,就賣掉現有標的,改買績效較佳的標的。
2. 另外還要檢視各項標的的比重,並且調整配置。例如,如果海外標的的績效良好,目前已占全部財富的30%,就要賣出一部分海外ETF,然後將收益配置於投資組合中的其他部位。這麼做可以將風險控制於自己設定的範圍內,並且讓整體投資組合的配置保持平衡。
「我不清楚世界7大奇觀是哪7大,但是我知道什麼是第8奇觀:複利。」
——巴倫‧羅斯柴爾德 19世紀英國金融家
留言列表